顶点笔趣阁 > 农家弃女:手握空间成全村团宠 > 第三十八章 要上学啦

第三十八章 要上学啦


给崽崽们简单梳洗了下后,陶铃早早便上了床。

        咚咚咚!

        殷玉端着盘水果一脸贴心的进了陶铃屋内,俩小崽子也不玩儿,四只眼睛一眨不眨看着殷玉。

        殷玉知道,这是小崽崽自己领地被外人侵犯后生气的警惕,别看两崽崽白天都挺乖,就连小玉也让他抱,但此刻他若再多停留一下,小崽崽肯定和他立马翻脸。

        都是从小朋友过来的,谁不懂谁呢。

        看来,想要把闺女拐走之路艰且长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陶铃就把那些金瓜子拿去换成了钞票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有了钱,当然是要大干一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找了房主,陶铃又续了一年的房租,同时她把紧挨着的两间隔壁铺子租了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铺子中间墙上开了扇门,这样三家店顺利融合成一家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天,来美食小店的顾客惊奇发现小店中吃饭的人变少了,且店内一个用餐的孩子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中年男人本想带着孩子来店内碰碰运气,看看能不能碰上夫子讲课,薅点羊毛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孩子进店,点完餐,他就发现平时爱戴孩子来的人一个也没有了,正奇怪着呢,他和孩子就被白芍清楚了店外。

        ???

        “哎!我刚点完餐,还没吃呢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您误会了,我们店扩大了门面,我看您带着孩子,隔壁有夫子讲课呢,您可以带着孩子边等餐边听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中年男人将信将疑,跟着白芍来到隔壁,还真别说真有个夫子在絮絮叨叨讲着呢,且这里很大,能看出是两家店并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里面虽坐满了人,但出奇安静,中年男子带着儿子在一处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儿子听得认真,中年男子欣慰摸摸儿子的头,看来来这家店吃饭没来错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到一天,陶铃的美食小店又在全镇大火,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她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人都带着自家孩子来蹭课,店内爆满,就连店外也站满了人,有一半是来晚了没地方坐了,还有一半是没钱但渴望知识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店外浑身脏兮兮但一脸渴望知识的孩子,陶铃有些心疼,以前她直觉村里很穷,镇子上比村里好了不知多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,繁荣只是这个镇子的表象,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吃不起饭、上不了学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午,牛大来取餐,顺便把兄弟们一起商量出来的房屋建筑图给了陶铃。

        屋子被设计得很巧妙,院子陶铃也喜欢,小小一个院子满足了陶铃左右的需要,有池塘、有小溪经过、有菜园、有花房、还有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不错!

        为兄弟们的精心设计表示感谢,陶铃额外多送了两道菜,分别是水煮牛肉和红烧鱼。

        牛肉啊,这可太真贵了。牛大呵呵乐得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    通过牛大,陶铃认识了那个养牛的人,平时买点牛肉啊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这么些日子的经营,美食小店也越做越好,每天收益也很稳定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小店外蹲着听课的可怜孩子,陶铃觉得此时她该做点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许夫子照常在店内讲课,平时他会讲上一会儿,歇一会儿,一天下来,至少会把所讲内容重复两遍。

        店内客人走了一波又一波,孩子就趁着吃饭时间听的那点东西,没过多长时间可能就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样一天下来许夫子也很累,虽然许夫子多次表示他很愿意讲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自己也是寒门出身,他很是知道寒门学子走读书这条路有多么艰难,能帮一点是一点吧。

        陶铃回到了村子,一下牛车便去了村长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村长,我想办个学堂,您看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行,在村里办学堂这件事基本没希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陶铃还没开口,就被村长一口否决。

        见陶铃一脸懵逼,村长详细说了说办学堂面临的困难,“首先,要有大量资金,陶丫头啊,虽说你在镇上做生意赚了几个钱,但是长期的资金消耗,你是供不起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次,村里人靠着种菜才勉强能一天三顿,对于他们来说,送娃上学还是太奢侈了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三,办学堂不是我人说了算,这件事我要往上面报,上面会根据村中综合情况判断允不允许办学堂,按我们村贫穷程度,连税收都交不起,上面八成是不会同意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四,伴学堂要盖房子,我们村现在还能盖的起放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说来说去就是钱和权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恰巧,这两样她都有,钱这个事她一个人能搞定。至于权嘛,自己没有还不能借了?

        大不了就是把小花给殷玉带一天,不行就两天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怜小花此时还没意识到,她娘想“卖”了她。

        陶铃让村长放心,钱她来解决,盖学堂的事让他只管网上报就好,上面会同意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下把话说得太满,陶铃都有些心虚,看来无论怎样她都必须哄殷玉帮她这个忙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房子也没有必要马上就盖,村中陶文家空着,可以让没地方住的孩子先住在那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坐着牛车,陶铃又回到了镇子上,她第一时间回到店里,写了个牌子挂在店门口。

        怕小孩们不识字,陶铃又花钱找了些人大街小巷的喊,“美食小店许先生收学生了!有钱出钱,没钱出力气,大家都能上学听课了,明天上午在美食小店集合报名啦!”

        此类叫喊声充斥真个镇子,因为陶铃钱给得大方,所以叫喊之人也格外卖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,没听过美食小店的也会去打听打听店的位置,打算明天去瞅瞅,万一真能上学呢?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有一点希望,就应该试试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边,陶铃也没闲着,她去批发回了两大牛车的棉花,及许许多多的粗布,还有针和线。

        陶铃猜到能交得起报名费的人肯定不多,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的小孩子也肯定不少,为了能帮助到更多人,陶铃能省则省,尽量用有限的钱财做更多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买完这些后,陶铃又扯了十几米的棉布,到时候把它们裁剪成小毛巾,一个小朋友发一条。

        搞完这些,陶铃带着满满的物资回到了美食小铺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中午,来报名的孩子不少,有些是家长带来的,还有些是自己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每个自己来的小孩都是勇敢的,她们之中有想学习的女孩子,也有浑身脏脏烂烂的男孩子,其中一个沉默寡言但满身伤痕的男孩引起了陶铃的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陶铃问他要不要报名时,他明显瑟缩了一下,也不回答,不过能看得出,他非常想上学,且他现在过得很不好。

        陶铃把他叫去店里给了些食物,并给白芍使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久白芍回来了,看表情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事,“我刚打听了下,他父亲是个赌徒,每次输了都喝得醉醺醺的,邻居们时长能听见隔壁男孩的惨叫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陶铃握紧了拳头,这都是什么爹啊,禽兽不如,“走,带他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当天中午,好几辆牛车从镇子出发了,其中好几辆装的是物资,还有三辆车上面全是流浪没人要的小孩,那个浑身是伤的小孩也在里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坐在牛车上,看见离那个镇子越来越远,他松了口气,终于摆脱了那个噩梦之地,温言看着望不到尽头的前路,有些忐忑,有些期待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未来会更好呢,还是单纯的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。


  (https://www.ddbqgtxt.cc/chapter/63122415_14382493.html)


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ddbqgtxt.cc。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bqgtxt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