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笔趣阁 > 建安赋 > 第一百七十章:对新兴事物的态度

第一百七十章:对新兴事物的态度


  好在田瑭的劳心劳力是有成效的,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,需要他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少,各项布置也终于开始渐入正轨。

 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肥皂生产。

  田璎是个认准了什么事,就会一门心思钻进去的人。何况在她眼中,肥皂事业的成败关乎田家振兴,所以更是全身心地投入,几乎废寝忘食。

  田瑭的徒弟们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,当然他们感兴趣的不是肥皂能赚多少钱,而是皂化过程本身。

  这是一种肉眼可见的化学反应,恰好匹配他们《化学初阶》的学业。

  在陆续解决了碱液澄清、油脂提纯、保温保湿、调配比例等等问题后,田璎终于遇到了最大的障碍:松糕皂。

  皂化反应完成后形成的东西摸上去还是油乎乎的,按一下,在留下手印的同时,还会留下细密的裂纹!

  完全没有一块肥皂该有的坚实、细腻的质感。

  几个人试验好多天,做出来的依旧是松软的松糕皂,有几次甚至做出了碎成渣渣的皂粉。

  更让人无奈的是,田瑭整天纠缠在各种问题中无法脱身,没有多少时间帮助他们。当然,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。

  因为田瑭自己做肥皂时用的是一个小锅做反应釜,量很少,很容易充分搅拌,也很容易控制温度,所以成品率很高。

  田璎要的是批量生产,所以用的是一口缸,根本不可能实现充分搅拌,在已经接近零度的环境中,也无法实现有效控温。

  不能充分搅拌或搅拌太慢,皂化反应就不完全;不能有效控温,成品中的甘油就析不出来。

  这需要花大力气和大耐心,一点点的试验出最好的工艺方案。

  确实是要大力气,拿着一根又长又粗的搅棍连续搅拌一个多时辰,能把几个人累脱了力;同样也是要大耐心,到底距离火焰多远才能一直保持合适的温度,合适的温度又是多少,这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试验。

  永无止境的搅拌和看不到终点的试验,却没能打击田璎的信心。

  因为无论做出来的东西有多恶心,在一堆碎渣的包裹中,总会有一些完成了皂化反应的,剥去松软的部分,剩下再拿刀修一修外形,就勉强算是肥皂了。

  一缸原材料,能出三四块肥皂!

  随着试验的不断进行,各类可能的影响因素都被充分考虑并逐项验证,到后来成品率越来越高,产出的肥皂质感也越来越好。

  有一些已经几乎达到后世廉价洗衣皂的水平。

  虽然这离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还相去甚远,但一天五十块肥皂的产量已经足以支撑一个奢侈品的初期市场需求。

  在纯人工的情况下,产出效率再难有大的提升,除非田瑭搞出保温炉和机械搅拌装置。

  但只要生产工艺基本固定下来,那效率就不是问题了,因为产量还可以用规模来弥补。

  一个缸五十块,十个缸不就是五百块了?

  一块卖二百钱,五百块不就是十万钱了!

  这对于现在的田瑭一伙人来说,是很大一笔钱。

  更何况,还有暂时无法有效利用的副产品甘油,这可是护肤品和炸药的主要原料!

  赚女人的钱,发战争的财!

  但理论产值和实际收益是两回事,因为这其中还有销售这一环节。沮阳一共才多大的经济体量,有多少人舍得二百钱买块肥皂洗澡?

  二百钱,几乎是一般劳力近一个月的工钱!

  田瑭估计,目前沮阳每月能消费五百块肥皂就算是到顶了,事实也证明,即使田璎已经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,还发动了一些交情不错的姐妹,一天也不过送出去十几块,卖出去的更一块都没有。

  谁信你这东西能洗澡用啊?万一抹在身上出了什么问题,那可怎么办?那些道士不是还说吃了他们的金丹就会如何如何嘛,有几人吃了金丹之后能药到病除的?

  舍得花这么多钱买肥皂的人,可算非富即贵,哪会随便拿到什么就往自己身上招呼?

  最多先勉强收一块,命仆人用它洗澡。主人家是要等等看效果才会决定是否亲自使用的!

  田瑭告诉田璎,这个叫市场培育期,等他们知道了肥皂的好处,自然就会趋之若鹜,但在这之前,需要耐住性子,把该做的事情做好,静待时机成熟。

  对于田瑭的意见,田璎自然无有不从,何况是这么浅显和明白的道理。所以她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,一边推动的试验的继续,一边加大了推销的力度。

  沮阳的这些情况,大体都和肥皂的事差不多。

  新兴事物出现之后,少部分人会不明就里的选择无视,绝大部分人会持观望态度,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窥见其中奥妙,并积极适应其发展的过程。

  比如。

  有很多人质疑新的竖炉建设工程,说等竖炉建好了,那些流民早就饿死了,不如把人力都投入到现有的竖炉上去,赶快生产出铁器来解燃眉之急,并为之争论不休。只有很少的人会立刻因时筹划,在大规模的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并成为中坚力量;

  有的考工老人对于千余名黄巾劳力的到来感到提心吊胆,说这些人就算不关押起来,至少也不能无人看管,万一来个聚众闹事,可就无法收场了,并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亲朋与那些人保持距离。只有很少的人愿意和他们接触,并慢慢成为众人拥戴的对象;

  有一些城内商户嫌官府把外地商贾都吸引过来抢了他们的生意,这是引狼入室之举,总有一些本地商贾的利益会收损失,甚至一些小本经营的人会被挤兑到破产,而钱都被外人赚去了。只有很少的人嗅到了发财的机会,同时积极适应市场变化。

  ……

  很难说那些只在自己的原有格局中看问题的人错了,毕竟他们信奉的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存之道,稳妥决策带来的收益或许不大,但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最小的。反观那些敢于冒险的人,他们绝大多数都死得很彻底。

  对于这些谨慎的人,旁人最多只能批评一句没有进取精神,除此之外,也无话可说。

  但田瑭有不同的看法。


  (https://www.ddbqgtxt.cc/chapter/1291_664640798.html)


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ddbqgtxt.cc。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bqgtxt.cc